播撒爱心,收获微笑
发布时间:2012-05-29我院自 2001 年元月开展“微笑列车”项目工作以来,在中华慈善总会、河南省慈善总会及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凭着赤诚的爱心和精湛的技术,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截止2012年9月底,已成功地为 13683名唇腭裂患者免费施行了手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微笑列车”组织、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总会、“微笑列车”专家组、广大患者及家属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现将我院几年来开展“微笑列车”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微笑列车”是面向贫困患者的慈善事业,只有项目出资人和医院承担者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唇腭裂疾患免费治疗的任务。 2001 年,我院以一流的技术设备、优质的服务水平,可靠的质量保障,顺利通过了“微笑列车”专家评审组的考核,被确定为省五家定点医院单位之一,承担着南阳、洛阳、三门峡、平顶山四地市和毗邻地区的唇腭裂免费手术矫治任务。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该项目工作启动伊始,一是: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主任医师刘中寅为组长的唇腭裂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检验室、放射科、心电功能科等部门组成的手术专家组,选定由资深、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从事唇腭裂的矫治手术,为“微笑列车”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制订完善的方案,为微笑列车的实施提供机制保障。我们接受“微笑列车”项目任务后,就组织精干力量,制订了严密、完善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的组织实施。先后制定了唇腭裂治疗、护理、后勤服务等工作计划,制订了宣传工作方案、跟踪服务方案,制订了各种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形成了以“微笑列车”项目为中心、以口腔颌面外科为主体、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有效地保证了“微笑列车”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积极参加了国际“微笑列车”中国项目部和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掌握唇腭裂手术的各项技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四是加强项目的宣传工作,使各界充分了解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我们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专题报道、义诊、在各大新闻媒体发布免费手术公告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尽可能广泛的宣传了“微笑列车”的爱心及实施爱心的形式和渠道,为项目的广泛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加大投入,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为了使“微笑列车”在我院顺利运行,根据手术需要,我们先后投入 30 余万元前期购置了小儿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雾化吸入器、计算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为了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住院条件,我们投资 10 万余元更换了病床,装修了病区病室,安装了空调、电视等设备。由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得我院的“微笑列车”项目工作健康有序的顺利进行。
二、扩大宣传,播撒爱心,广施雨露
“微笑列车”是一个新的项目,启动之初,并不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加强宣传工作是成功进行项目的关键。四年多来,我们始终把宣传工作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 2001 年 4 月 11 日,当“微笑列车”在我院正式启动之时,我们就与南阳市民政局一道及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项目启动会等相关宣传会议,通过各方记者和相关人员、通过报纸、电视、电台、行政会议等各种渠道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微笑列车”在开始之时就打开了局面,被社会所接受和了解。之后的几年,我院都将“微笑列车”项目列入医院年度宣传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截止目前,医院共投入宣传、广告费用4 0 余万元,先后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南阳广播电台发布“微笑列车”免费手术的公告,并与各县市区电视台联系以流动字幕的形式发布免费手术信息。 2003 年、 2004 年和 2005 年年初又先后到洛阳、三门峡、平项山等地,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微笑列车”免费手术公告、新闻报导和广告等,达到了广而告知的目的,使我省的四地市和毗邻地区广大群众都了解了“微笑列车”项目,扩大了项目的受益群体,使更多的人沐浴了慈善之光,得到了项目的恩惠。
广泛的宣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目前,已免费为 3240 例唇腭裂患者实施了手术,其中, 2001 年 750 例, 2002 年 619 例(其中单侧唇裂 208 例,双侧唇裂 40 例,腭裂 365 例,同期唇腭裂 6 例), 2003 年 655 例(单侧唇裂 234 例,双侧唇腭 39 例,腭裂 382 例); 2004 年 812 例(单侧唇裂 275 例,双侧唇裂 53 例,腭裂 484 例)。 2005 年 1 月至今 404 例;(唇裂 165 例,双侧 26 例,腭裂 203 例,同期 10 例)。按地市划分:其中南阳 1754 例,平项山 572 例,洛阳市 331 例,三门峡 321 例,驻马店 147 例,信阳 34 例,其他地市 81 例。可靠的手术质量、优质的服务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2001 年 7 月 15 日,“微笑列车”项目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内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马莲教授来院指导工作,对我院唇腭裂手术质量、手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给予较高评价。同年 9 月 27 日,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张汉兴来院视察工作,对我院“微笑列车”项目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3 年 3 月,河南省慈善总会邹秘书长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对我院“微笑列车”开展情况、手术质量、医疗服务等方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2004 年 5 月,省民政厅原厅长、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杨德恭同志来院视察工作对我院开展“微笑列车”工作再次给予高度评价。由于我院各方面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2004 年获“微笑列车”专项奖励资金 4.3 万美元,并从 2003 年起确定我院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允许为 3 岁以下腭裂患儿免费实施手术的定点医疗机构。
三、严格程序,确保“微笑列车”的安全正点
我院自 2001 年承担“微笑列车”项目工作以来,每年医院都将该项目工作列为医院重点工作来抓,对“微笑列车”的各项程序我院都认真实施,决不省略。一是严格执行“微笑列车”项目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约束和制约参与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项目能顺利实施。认真执行“微笑列车”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资格准入管理制度,未经严格系统培训的非指定手术负责医师、麻醉医师、一律不允许参与该项目的诊疗工作。二是严格把握患者手术适应症,严格术前检查关、术中麻醉手术关、术后护理关,确保安全,确保质量。三是每季度组织召开医疗护理、麻醉人员参加的质量安全分析会,查找安全隐患,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使“微笑列车”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四是,加强对外联系,聘请国家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手术示范、技术指导,努力提高水平。 2002 年 8 月,我们聘请了全国著名口腔外科专家、北京医科大学马莲教授来院讲学和进行手术示教,我院主动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于 2003 年 10 月正式成立了“上海 -- 南阳口腔医疗中心”,先后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志愿教授、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专家杨育生教授和唐友盛教授多次来院进行讲学和手术示教; 2003 年和 2004 年武汉大学付豫川教授先后两次来到医院检查指导项目工作,并手术示范。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使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技术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五是加强对外交流,实现医院发展和手术技术的同步提高,保证我院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几年来,先后选送多批参与“微笑列车”工作的医生和护士长分别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截止目前,从事“微笑列车”工作的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全部轮流培训一遍,外派培训率占到了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组医务人员的 100%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口腔外科技术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提高。
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完善服务项目
在保质保量完成唇腭裂首次矫治手术的基础上,我们重视对唇腭裂患者的序列治疗,力求对技术精益求精,追求医学矫治效果更加完美。在“微笑列车”尚未扩大二期修复免费项目的情况下,我们减免部分医疗费用,做好Ⅱ期整复手术百余例,鼻翼修复 300 余例,为全面开展二期修复手术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同时,对齿槽突裂的治疗也有了进一步完善, 2001 年以来,开展了髂骨植骨齿槽突裂修复术、颌骨畸形正颌外科矫治术、腭咽成形术等项目,尽最大可能的改善唇腭裂患者的面容和功能。建立了语音训练室,通过对腭裂病人的术后语音训练,使腭裂患者整体修复效果更加完美,良好的手术效果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5 年 4 月份,我们顺利地通过“微笑列车”项目专家委员会的评估,被确定为河南省唇腭裂Ⅱ期手术定点医院。
五、历尽艰辛终不悔,只缘心为患者系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时处处为患者所想,从接待、医疗服务、后勤服务、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做好各项工作,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身在异乡有置身家中的感觉,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把“微笑送给病人,辛苦留给自己”,这是广大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务人员的评价。面对远道而来、随时而来的病人,我们克服了许多无法预料的困难。有时众多病人不期而至,医院不能一下子满足病人的住院需求,为了不让病人到院外住宿等待入院、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医务人员主动腾出了计划生育办公室、病区库房等办公用房,主动腾出了护士休息室,全部摆上了病床,保证了病人的正常治疗。四年多来,面对日益增加的病人,我院医务人员坚持“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的服务理念,在他们的工作日程中,已没有了上下班、节假日的概念,加班加点已是常事。最多的一天要开展 10 台手术,平均工作时间在 14 个小时以上,许多医护人员时常是白班连着夜班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急患者之急,想患者所想,难患者所难的诺言。去年九月份,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蒋子超同志因外伤致锁骨骨折仅在医院住了 1 周时间,便带着伤回到岗位坚持为患者手术。去年 7 月份李伟同志因外伤扭伤了脚,不顾走路困难,扶着楼梯上下楼,忍着病痛坚持每日查房和手术。张兴华主任高烧 39 °打点儿点滴拔掉针头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象这样事例举不胜举,他们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受到大家由衷的敬佩。
六、乐善好施,慈善为乐
“微笑列车”是一项充满博爱精神的慈善事业,也是爱心连着爱心的慈善工程,为解决来院就诊患者中部分家庭生活特困的问题,我院广大医务人员纷纷捐衣捐物,为患者送去奶粉、鸡蛋挂面等营养食品,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共为特困患者赠送衣服 400 余件,奶粉 100 余袋,捐款 500 余元,拒收红包 3000 余元。